2016年4月10日星期日

金相顯微鏡歷史發展和未來分析


人眼對客觀物體細節的鑒別能力是很低的,一般是在0。1顯微鏡5~0。30mm間。因此,觀察物體的顯微形貌,必需借助顯微鏡。
金相顯微鏡放大的光學系統由兩級組成,第一級是物鏡,細節從頭通過物鏡得到放大的倒立實角a1b1。a1b1的細節雖已為被區分開,但其尺度仍很小,仍不能為人眼所鑒別,因此,還需第二次放大第二級放大是通過目鏡來完成。。當經第一級放大的倒立實像處於目鏡的主焦點以內時,人眼可通過目鏡觀察到二次放大的a3b3的正立虛像。觀察物體的細節經物鏡放大後的實像落到目鏡主焦放大鏡點以內後,人眼觀察可看到經兩次放大後的虛像a3b3虛像就是經物鏡和目鏡兩次放大後的組合物像。
金相顯微鏡的歷史
早在公元前一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望遠鏡後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而金相顯微鏡則由最原始的放大顯微發展而來。。
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制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1610年前後,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國的開普勒在研究望遠鏡的同時,改變物鏡和目鏡之間的距離,得出合理的顯微鏡光路結構,當時的光學工匠遂紛紛從事顯微鏡的制造、推廣和改進。由於采礦業的迅速發展,需對金屬內部結構進行微觀觀察,金相顯微鏡正式登場。
17世紀中葉,英國的胡克和荷蘭的列文胡克,都對顯微鏡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665年前後,胡克在顯微鏡中加入粗動和微動調焦機構、照明系統和承載標本片的工作台這些部件經過不斷改進,成為現代金相顯微鏡的基本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間,列文胡克制成單組元放大鏡式的高倍顯微鏡,其中九台保存至今,已經較接近天文望遠鏡金相顯微鏡了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顯微鏡,在動、植物機體微觀結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傑出成就。
19世紀,高質量消色差浸液物鏡的出現,使金相顯微鏡觀察微細結構的能力大為提高年阿米奇第一個采用了浸液物鏡。1827。19世紀70年代,德國人阿貝奠定了顯微鏡成像及粒子顯微鏡的古典理論基礎。這些都促進了金相顯微鏡制造和顯微觀察技術的迅速發展,並為19世紀後半葉包括科赫、巴斯德等在內的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發現細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顯微鏡本身結構發展的同時,顯微觀察技術也在不斷創新:1850年出現了偏光顯微術;1893年出現了干涉顯微鏡,就是現在的微分子干涉顯微鏡;1935年荷蘭物理學家澤爾尼克創造了相襯顯微術,他為此在1953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古典的光學顯微鏡只是光學元件和精密機械元件的組合,它以人眼作為接收器來觀察放大的像。後來在顯微鏡中加入金相顯微鏡了攝影裝置,以感光膠片作為可以記錄和存儲的接收器,由此誕生了視頻顯微鏡。現代又普遍采用光電元件、電視攝像管和電荷耦合器等作為顯微鏡的接收器,配以微型電子計算機後構成完整的圖像信息采集和處理系統而後粒子顯微鏡檢查顯微鏡等相繼問世,齒輪。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